外匯局內蒙古分局堅持防風險與促改革并重,聚焦主責主業,強化審計整改,夯實能力建設,切實提升新形勢下內控監督履職水平。
錨定目標,有序推進審計項目高效實施。以“一把手”經濟責任審計為主線,統籌審計組織方式,以“一審多項”“一審多果”“一果多用”為導向,聚焦落實外匯領域改革開放、防范化解金融外匯風險、規范行政權力運行、內部風險控制等重點領域,加大審計監督力度。突出政治性。堅持黨建引領,以審促改,將巡視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審計監督范圍,對基層外匯局落實中央巡視、上一輪次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開展后續審計,對領導干部落實外匯管理“一崗雙責”情況進行審計監督,推動黨建、業務工作深度融合。突出人民性。堅持踐行金融為民理念,多角度關注政策落實情況,在經濟責任審計、外匯管理合規性審計等各項審計中,堅持把揭示問題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政策落實、完善管理統一起來,根據轄區外匯局業務實際,重點關注檢視對銀行政策落實察訪督導、匯率風險管理服務、便利化政策落實成效等動態進展,充分發揮審計建議作用。開展國際互聯網站內蒙古分局子站運行管理情況專項審計,促進分局子網站更好發揮外匯管理信息發布的窗口、政務公開的平臺、與市場主體互動交流的橋梁等作用。突出合規性,堅持風險導向,開展外匯管理依法行政專項審計,向外匯行政人員、外匯行政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40余份,對外匯領域行政職權履行的合法性、規范性和效果性進行檢查評價,推動基層外匯局進一步提升程序合規意識,強化內部管理,提高外匯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和履職水平。開展外匯業務事中事后監管成效跟蹤審計,對外匯管理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性、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檢查評價,推動業務部門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、規范執法程序、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。
統籌謀劃,做好審計整改“下半篇”文章。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相結合,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與審計整改,壓緊壓實審計整改責任鏈條。強化問題排查整改執行力。內蒙古分局局長親自部署、提出工作要求,組織轄區各級外匯局開展外匯管理全面自查。針對存在問題梳理建立問題排查整改清單,向全區下發通報要求限期整改。根據轄區業務實際,從內部控制等五個維度梳理總結風險點,制發風險提示函,推動轄區各級外匯局持續改進內部控制,提升風險管理水平。強化審計整改評估推動力。采用“非現場集中評估+審中現場評估”模式,科學分類施策,統籌推進審計整改評估工作,逐項梳理建立問題整改清單,分類明確整改標準,對審計整改的真實性、有效性進行客觀監督評價,持續跟蹤動態維護臺賬,聚焦整改長效,堅持“當下改”與“長久立”,與審計對象同向發力,立行立改成效明顯,審計整改效能不斷提升。
強基固本,注入能力建設加速度。著力加強內部治理能力建設。強化內控制度體系建設,對內控制度進行梳理,做好“廢改立行”,確保科學有效。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,細化明確權力運行流程和風險防控措施,強化對外匯管理權力運行的常態化監督制約,筑牢風險防控堤壩。著力加強審計實踐與研究能力建設。縱橫聯動,開展內審內控理論與實務培訓,邀請人民銀行內審部門作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培訓,自治區分局各業務部門及盟市分局業務骨干做業務交流,對各條線業務的審計要點和方法進行重點講解,將業務管理視角與審計監督思維相結合,為審計人員開展審計提供“靶向”借鑒與思考。制作形成可多平臺搭建、操作攜帶便捷的外匯管理內部審計依據庫電子書“匯審有書”,實現對外匯領域法規制度的分類存儲、快速檢索,并及時進行更新,做到常用常新。持續加強隊伍建設。堅持以審代訓,全年抽調業務骨干參與總分局審計項目28人次,在審計一線鍛煉培養人才,提升實戰能力。持續加強研究能力建設。堅持審研結合,積極開展審計理論研究,注重在審計全過程加強審計發現問題和審計建議研究,對審計方式方法創新進行梳理總結,持續提升研究型審計能力和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