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保障《湖北省內部審計條例》有效貫徹落實,荊門市審計局聚焦配套制度建設,相繼出臺“1+4”制度體系(《荊門市貫徹落實<湖北省內部審計條例>實施方案》及4項配套辦法指南),以全鏈條制度設計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標準化、規范化、專業化發展,為荊門建成產業轉型示范區注入審計監督動能。
完善“1+4”制度體系
該局以“頂層設計+分類指導+保障支撐”為主線,構建起層次分明、協同聯動的制度體系。制定《荊門市貫徹落實湖北省內部審計條例實施方案》,明確了“強化組織領導、健全工作機制、嚴格考核監督”三大核心任務,細化時間表、路線圖,形成“市級統籌、部門落實、區縣聯動”的工作格局。針對不同行業內部審計需求,分類制定工作指南和指導辦法。圍繞預算執行、經濟責任等重點領域,制定《荊門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操作指南》涵蓋審計計劃、實施、報告全流程的操作規范;聚焦企業風險管理、投資運營等環節,制定《荊門市市屬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操作指南》,填補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標準化操作空白。制定《荊門市內部審計工作監督指導辦法》從計劃備案、質量檢查、成果運用等維度,明確國家審計機關對內部審計的“嵌入式”監督機制;制定《荊門市內部審計專家庫管理辦法》,通過公開遴選、動態考核方式,吸納財務、工程、信息技術等領域專家入庫,構建起跨行業、跨領域的智力支撐體系。
細化全流程內審規范
該局聚焦內部審計全流程規范化管理,保障內審項目審計質量。在審計計劃環節,推行“風險評估+領導批示”雙軌制編制模式,要求各單位結合廉政風險點、上級巡視反饋問題等因素科學制定計劃,確保審計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。在審計實施階段,創新建立“標準化底稿+電子化取證”雙軌運行機制。操作指南中明確了審計事項的取證要點和底稿模板,實現證據采集、審核、歸檔全流程留痕。在問題整改環節,構建“問題臺賬+跟蹤督辦+結果通報”閉環機制,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單位,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負面清單。
強化機構人員保障
該局將機構建設和隊伍培育作為內部審計發展的關鍵支撐。要求規模以上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須獨立設置內部審計機構,配備專職審計人員不少于3人;規模較小單位需明確內部審計崗位職責,確保審計監督全覆蓋。在人才培養方面,實施“青藍工程+精準培訓”雙輪驅動戰略。依托內部審計專家庫,建立“導師幫帶制”,組織開展“案例研討+現場實訓”活動;組織參加省審計廳、省內部審計師協會舉辦的各類線上、線下內部審計能力提升培訓。通過系列舉措,全市內審人員專業素質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。
深化協同監督機制
該局充分發揮國家審計“頭雁效應”,建立“監督+指導+聯動”三位一體工作模式。通過開展年度內審工作專項檢查、優秀審計項目評選等活動,對全市重點行政事業單位和市屬國有企業實施“體檢式”督導,推動問題整改,結合審計機關職能分工,為重點單位提供“一對一”業務指導,幫助解決審計技術難題。在成果共享方面,搭建“國家審計—內部審計”信息交互平臺,實現審計計劃、問題線索、整改結果等數據互通。國家審計利用內部審計成果,移送了一批案件線索;內部審計采納國家審計建議,進一步優化了審計工作流程,形成了“國家審計、內部審計和社會中介審計”三位一體的審計監督新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