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咸寧市通山縣審計局緊扣縣委、縣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實施縣屬國企專項審計,通過“審計監督+服務”雙輪驅動,重點關注國企政策落實、風險防控、內部管理等核心問題,就助力國企優化資源配置、提升治理效能、重塑發展優勢依次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16條,推動縣屬國企印發規章制度21項,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一是關注政策落地,推動國企做強做大。以深化縣屬國企改革為服務導向,對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及產業發展規劃,圍繞宏觀政策、經濟形勢和行業趨勢系統研判國企改革目標任務,深入剖析通山縣屬國企改革中的結構性矛盾,針對企業布局分散、負債高企、盈利薄弱、管理粗放等突出問題,先后提出優化產業布局、推進專業化整合、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建設性建議,為縣委、縣政府實施國企重組、做強做大國有資本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。
二是對標風險防控,優化國企經營管理。突出“全鏈條”風險診斷,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,針對縣屬38家國企盈利能力、債務風險和資產存量實施穿透式審計,揭示企業隱性虧損、收入結構單一等問題,量化評估企業償債能力,全面清查企業資產底數不清、賬外資產、權屬糾紛及閑置浪費等問題,推動資金、資產、資源跨企業整合,加速國有“三資”盤活利用,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。
三是緊盯內部管理,規范國企權力運行。以“治已病、防未病”為目標,深入通山城發公司等8家重點縣屬國企的管理核心環節,圍繞國企負責人經濟責任履行情況,聚焦企業組織架構、崗位設置、業務流程開展全流程式“體檢”,重點審查企業投資決策與產業規劃契合度,關注非主業投資過熱、低效無效資產沉淀等問題,揭示國企管理中職責不清、流程冗余、監督缺位等短板,倒逼其完善內部管控制度,構建權責清晰、制衡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機制,并回歸國企的公益屬性。